海馬生寶寶用「噴」的
郵差遇受傷母天鵝暖救援收編 相伴37年「親如父女」
科普節目推介
疫情期間,同學們都有較多時間要留在家中,相信大家正在苦惱如何打發時間。我想跟大家推介一個來自台灣的兒童科學節目-「生活裡的科學」,這個節目的內容非常豐富,主持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不同的科學課題,非常適合同學們收看。
科學家發現全新物種 命名為「塑膠」 警醒世人塑膠已入侵深海
【有線新聞】科學家在全球最深的海溝發現一種全新物種,但是在牠的體內竟然找到一塊殘留塑膠,證明塑膠污染已經禍延深海。學者為了警醒世人,決定以「塑膠」一詞,為這個新物種命名。
海洋學家發現新的物種通常是值得高興的事,但這次的心情比較複雜。
英國紐卡素大學的學者,於全球已知最深的海域—馬里亞納海溝,大約7000米深的位置,捕獲這種甲殼動物。身長只有5厘米,屬於端足類,是從未見過的新品種。
發現新品種的學者有命名權,很多時會用人名,紀念某個名人。但今次學者決定以「塑膠」為名,將plastic嵌入正式學名,為甚麼?
因為學者在其中一個樣本的胃裡面,發現了一條微塑膠,長度只有0.65毫米。塑膠的種類是PET,膠樽及衣物纖維也會用到。塑膠極難自然降解,但會碎裂成愈來愈細的碎片,影響愈來愈多的生物。
學者希望藉今次命名,令大眾意識到問題有多嚴重。來自地面的塑膠,已經入侵到7000米深的海底,進入食物鏈底層。
有份資助研究的世界自然基金會,特別發起全球聯署,呼籲各國政府立法禁用塑膠。大家如果想參與聯署,可以去以下網址。
http://www.stop-ocean-plastic.org
芝加哥水族館因疫情關閉 企鵝館內趴趴走
校園天台農圃領袖訓練計劃 – 學生回饋

透過天台農圃領袖訓練計劃,我們除了學習到除草和耕種的技巧,亦體驗到農夫的辛勞。我們許多的食物都是農夫默地耕種的成果,我們不可以浪費食物。除種植外,我還感謝學校及老師給予我嘗試活動的機會,當中我學會如何與人合作,一起除草。我也要感謝有機資源中的工作人員,希望活動能再一次在學校舉辦。
4B 曾浩軒
科學網站介紹 – 科學小芽子

科學小芽子 http://www.bud.org.tw/
此網站曾兩度獲選為全台灣十大優質兒童網站,深受歡迎.
在這裡, 我們可學習不同的科學知識, 並附有科學遊戲,
簡單易明, 強力推薦啊!
以下是從”科學小遊戲”部份抽出的其中一個例子:
“隔空點火的蠟燭”
材料:蠟燭二根、打火機
步驟:點燃一根蠟燭,讓它穩定地燃燒一分鐘以上。
吹熄蠟燭,就有一股白煙從燭芯產生。
這時候再拿另一根點燃的蠟燭,靠近「白煙」(注意!不必接觸燭芯),蠟燭又死「煙」復燃了!
原理:蠟燭是由棉線和蠟塊所組成的,點燃蠟燭時,棉線的「毛細作用」會將棉線下端熔化的蠟油吸上來,蠟油碰到火焰的高溫會氣化,氣化後
的蠟蒸氣可供蠟燭燃燒之用。蠟蒸氣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白煙,因此白煙 可以被火點燃。
試試看:拿一個漏斗倒過來,放在燭焰上方。漏斗被薰黑了,黑煙冒出漏斗頂端,點燃一根小蠟燭放在黑煙出口處,會發生什麼事呢?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ud.org.tw/newgame/newgame_004.htm